長沙華羽先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空中的士”。圖/受訪單位提供
記者黎棠長沙報道
近年來,湖南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已將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作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13條重點產業鏈之一。“北斗+無人機”數字化運用場景越來越豐富。目前,湖南已成為全國重要的中小航空發動機研制基地、飛機起降系統研制基地、航空器綜合維修保障基地、北斗系統建設原創核心技術策源地,全國首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具備了較好的產業基礎、技術沉淀和品牌知名度。湖南還擁有國內最完整的中小航空發動機產業技術體系,是國內中小航空發動機種類最全、型號最多的省份,產業規模和競爭能力居全國第1位。
記者從湖南省發展改革委低空處了解到,2025年1-6月份,全省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實現營業收入616.2億元,同比增長6%。
湖南將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集聚,大力推進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30年底,打造成全國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的創新高地、人才重地、投資洼地。
日前,記者走進多家深耕航空航天及北斗領域的企業,探訪湖南低空經濟和北斗規模應用的新圖景。
國產“空中的士”完成第一階段試飛
在長沙華羽先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里,擺放著一臺1:4比例的鴻鵠eVTOL縮比驗證機。“這就是我們說的‘空中的士’,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全尺寸樣機試飛,這也是國內首架試飛成功的全傾轉旋翼eVTOL樣機。”長沙華羽先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薛磊介紹,eVTOL是電動垂直起降載人航空器的意思,這種新型飛行器的特點就在于它只需要一個空曠的地點,就可以完成垂直起降,不需要長距離的跑道。
“鴻鵠eVTOL的飛行時長約為一小時,航程約為200-280公里,載重約為500公斤。”薛磊介紹,“鴻鵠eVTOL可坐一位駕駛員加4位乘客,和地面的出租車配置很像”。它的應用場景也很豐富,可以是城市內或者城市間的短途通勤,也作為旅游觀光或者是空中緊急醫療的載人飛行器。鴻鵠eVTOL預計在今年會完成全尺寸樣機全流程的試飛。
應急救援、物流配送全面崛起
2024年12月,一架搭載著患者檢測樣本的無人機從株洲市天元區三門鎮衛生院天臺起降點起飛,飛往目的地株洲市中心醫院,這是湖南省首條“無人機醫聯體專線”正式開通并投入常態化運營。
湖南新翼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翼科技)董事長魯俊介紹,負責運送檢測樣本的是方舟40型無人機,無人機下方懸掛了一個醫藥專用溫控箱,操作人員將檢測樣本裝入箱內。無人機按照預設航線飛行,僅用半小時便完成了30公里的跨越,將檢測樣本安全送達株洲市中心醫院。
據悉,該公司已在株洲開通多條無人機貨運航線,并重點布局醫療運輸、快遞配送、農特產品運輸、巡檢及應急物資運輸等業務場景。
在新翼科技的大廳里,還展示了很多款不同型號的無人機,特別是一款造型特別的橙色正方形無人機格外打眼。“這是一款飛行救援艇,具有空中飛行、懸停、水面航行與起降的功能。”魯俊介紹,“它的這個腔體是密閉的,可以儲氣提供浮力。”這款飛行救援艇自身重量約為30斤,可以快速飛到落水者身邊,提供可承載4名成年人的強大浮力,并利用推進器,拖帶落水者返回岸邊。
目前,新翼科技的業務覆蓋無人機物流配送、巡檢服務、培訓競賽、商業演出及研學實踐等多個領域,正快速成長為國內領先的低空經濟綜合服務商。
耕地保護有了科技慧眼
農業執法、宅基地執法、土地執法……以往,這些執法設備多、分散、笨重、不方便攜帶,而現在,只要用到基于北斗導航的移動智能執法終端就可以了。開發出這個移動智能執法終端的是湖南盛鼎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還研發了一些列北斗導航系統智能產品,將農業生產工作的精確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這些設備集都成了高精度定位、數據采集、通訊等功能,是農業、林業、環保、地質等領域野外工作人員的“全能數字助手”。
比如高精度農業執法定位測量手薄,湖南盛鼎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慶紅介紹,這個設備是農業執法的“利器”,能快速精準地核查基本農田范圍、測量地塊面積,對違法占用耕地等行為進行精準取證和查處。
再比如一些復雜地形的工程測繪和房產地籍測量也可以用到該公司研發的凌測SM-LaT20GNSS激光RTK定位測量儀,它將北斗厘米級RTK定位與激光測距技術完美融合,相當于給測量裝上了“北斗天眼”和“激光尺子”。
這些設備集都成了高精度定位、數據采集、通訊等功能,是農業、林業、環保、地質等領域野外工作人員的“全能數字助手”。
責編:周培
一審:周培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