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9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為充分發揮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核心作用,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正式印發《湖南省新時代學校思政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通過四大計劃、14項實施細則,全力推動湖南思政課建設從“有形覆蓋”邁向“內涵提質”。
《方案》聚焦課程、陣地、資源三端協同發力。在課程建設上,構建分層協同、內容鮮活的思政課程體系,同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內涵建設,增加實踐教學比重,推動打造一批思政示范課和課程思政示范課;同時,要將新時代偉大變革成功案例融入教學,挖掘高校各學科專業課程及中小學語文、歷史等課程的思政資源,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
同時,《方案》要求創新建設一體化教學資源,組織編寫適用于各學段的教輔用書、示范教案,組織大中小學與各級各類實踐教學基地結對共建,打造一批高質量、有特色的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推動高校思政課程專家、科研、場館等資源更大范圍向中小學開放,推動協同育人。
《方案》還明確,要建設高水平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強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和特色實踐,開展“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主題理論宣傳,培育和打造“理響瀟湘”思政品牌,構建“研究——傳播——教學”一體化的思政陣地網絡。
湖湘特色“大思政課”建設是亮點之一。《方案》提出要加快“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提質升級,打造“第一師范”“十八洞村”等紅色研學品牌,實施“芳草計劃”,繪制實踐研學數字地圖;網絡育人體系將做大做優“青春學習堂”等網絡品牌,鼓勵師生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創作思政類微電影、動漫等作品;文化育人體系則深入挖掘岳麓書院資源,常態化開展研學活動,打造“行走的思政課”,讓思政課講好湖南故事、傳播湖湘文化。
責編:潘華
一審:潘華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