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文為學生講解習題。通訊員 攝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莫成 通訊員 范夢瑤 張興粵
【名片】
石家文,1968年11月出生,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從1992年站上講臺開始,他33年如一日,堅守教學一線,不斷改進教學方案,讓數學妙趣橫生。撰寫論文40余篇,主持省級以上課題研究3個;教學設計《等差數列前n項和》和《探究棱臺的三視圖》參賽,分別獲得國家一、二等獎。石家文愛生如子、因材施教,所帶學生有20多人考入清華、北大;牽頭組建湘西州石家文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先后培養正高級教師1名、特級教師2名、州級學科帶頭人5名、縣級學科帶頭人近20名、數學骨干教師30名。
【故事】
新學期伊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第一中學,書聲瑯瑯。
“同學們,我們看看這道題有幾種解法。”高三589班教室里,數學老師石家文正在講課。從1995年進入永順一中,校園的小樹苗已長成參天大樹,石家文的滿頭青絲也變得兩鬢斑白。
初心如磐,堅守教育夢想
“直到上學以后,我才感受到知識的力量。”石家文說,老師用知識為他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自己將來也要成為一名教師,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1992年,石家文從吉首大學數學系畢業。原本可以留在城市工作的他,堅守初心,毅然回到家鄉永順三中教學。
農村學校條件異常艱苦,住在簡陋的小木屋,與學生同鍋做飯,但石家文從不計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之中,將休息時間也奉獻給教學和研究。“屈才”“蠢、憨、傻”……面對別人的嘲諷,石家文一笑了之。
石家文的付出換來了突出的教學成績,他也于1995年7月調入永順一中。
調入一中后的石家文,兢兢業業堅守一線,拒絕轉向相對輕松的教育管理工作,拒絕大學同學的“下海”聘請,拒絕民辦學校的優厚待遇。
“我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教書。”石家文初心如磐,幾十年如一日地站在三尺講臺上,為家鄉孩子播種知識。
潛心鉆研,綻放教學光芒
“解題,解題,數學學習的階梯。”石家文上課總是金句頻出,課堂既有知識也有歡笑。
“聽石老師上課是一種享受,枯燥、深奧的數學知識在他那里變得妙趣橫生,大家都被他帶動起來,興趣高漲。”學生們表示。
如何讓學生對復雜、枯燥的數學知識感興趣,是石家文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常常打破教學常規,將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入學生課堂,循循善誘、層層深入。
作為數學教研組組長,石家文深知“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非常注重解題,把解題當成娛樂,時常收集全球競賽題并研究到深夜。
石家文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學中。每當經過思考分析解出了一道難題,他都感到快樂無比。石家文猶如辛勤的園丁,在湘西教育的沃土里默默耕耘,培育一屆又一屆學子。
截至目前,石家文所帶學生中,有20多人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多人高考數學成績進入本省萬分之一行列。2024年,石家文榮膺全國模范教師稱號。
匠心流傳,播撒愛的希望
優秀的教學成績并沒有讓石家文停下腳步,他始終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在《中學數學》等核心教育期刊上發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應用策略》等7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20余篇文章。主持《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模式的探究》《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導入深度學習的探究》等三個省級課題,獲省級以上獎勵。
石家文不僅是科研“牛人”,更是帶隊高手。
2020年4月,湘西州“武陵人才行動計劃”石家文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成立。他給青年教師設計成長計劃,布置學習任務,并定期聽課評課,交流提高。
“作為首席名師,我有責任把平時學習和工作中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分享給大家,變成共同的智慧。”石家文說。
“石家文老師治學嚴謹,管理嚴格,在名師工作室的這段時間以來,我收獲非常多,在教育教學、教研等方面都成長了很多。”在石家文的指導下,永順一中王菊香老師成長迅速,2024年獲評湖南省特級教師。
年輕老師黃超,通過名師工作室的熏陶,業務能力提升很快,現在已成為永順一中數學教研組組長。黃超說:“石家文老師教給了我們具體的方法,他終身學習的態度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快退休了,看到身邊的年輕教師挑起大梁,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我就覺得當初的選擇沒有錯。”石家文說。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