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由湖南省直機關工委、湖南日報社推出的全媒體訪談欄目湖南省直機關黨組(黨委)書記“抓黨建 促改革”系列訪談。每年,超過千萬高校畢業生走向社會,就業創業牽動人心。湖南如何破解就業難題,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今天我們邀請到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永軍,請他為我們解讀湖南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改革實踐。李廳長,歡迎您!
做好“穩就業”“好就業”“就好業”“促創業”文章
【李永軍】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很感謝省直機關工委、湖南日報社提供這個平臺,讓我有機會在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湖南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方面的一些情況。
【主持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人社部門作為就業工作的牽頭部門,在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方面,總體思路是什么?
【李永軍】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是家事,更是國事,是民生頭等大事。就業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應該說,就業是一件天大的事。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特別是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作為長期戰略任務,要求我們抓緊抓實。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部署支持大學生創業“七個一”行動,部署“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促進高校畢業生留湘來湘創業就業系列行動。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工作。就業工作千頭萬緒,涉及的要素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是做好“穩就業”“好就業”“就好業”“促創業”這樣幾篇重要文章。
1至8月全省累計發布4萬多個重大項目崗位
【主持人】在“穩就業”方面,湖南人社有哪些具體的改革措施?
【李永軍】就業一個關鍵詞就是“穩”。中央提出“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穩就業被放在“四穩”之首。關于穩就業,我們具體的衡量主要是“兩穩一防止”。“兩穩”,就是保持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增長、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防止”,就是有效防止和避免出現規模性的失業。要做好穩就業工作,主要從這幾個方面統籌用力。
第一,發展產業和促進就業統籌用力。落實就業優先戰略,要促進就業和其他方面的宏觀政策協調一致,使產業的發展和就業的促進能夠形成聯動。產業發展如果和就業不能形成聯動,那么它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去年9月以來,我們按照省委部署,開展了就業政策一致性評價。到目前為止,收到了600多個項目,對400多個項目進行了評價。主要是圍繞重大項目、重大生產力布局和重要政策開展就業政策評估。就是說這個項目、這個政策出臺,它對就業的影響怎么樣,我們要做出評價。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建立了重大項目崗位歸集發布機制。1到8月份,我們集中發布了8期重大項目崗位,每個月都進行集中發布,累計發布重大項目崗位4萬多個,應該說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統籌用力。我們的就業方針是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我們要發揮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的協調作用。政府在支持就業政策方面要精準、要發力。同時要發揮市場的作用,特別是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打造一個健康的、公正的、陽光的市場體系。
第三,促進總體就業和重點群體就業統籌用力。首先是總體就業,要維持比較低的調查失業率、比較好的就業水平。在這個基礎上也更要關注重點群體,當前主要是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群體,尤其高校畢業生是重中之重,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我們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
打造“15分鐘就業圈”,讓就業服務“不打烊”“不斷線”
【主持人】那您所提到“好就業”具體是指什么呢?
【李永軍】好就業,主要是為勞動者,特別是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好的就業服務,也叫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就是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可以從4個方面來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第一,盡可能地提供專業的服務。就業的服務有專業性,包括就業政策、崗位信息、就業指導,還有與就業有關的一些配套政策信息,我們希望能夠提供這樣的就業服務,提出要打造“15分鐘就業圈”。
第二,盡可能地提供身邊的服務,讓勞動者能夠就近地享受公共服務。我們在全省經辦系統有3萬多個端口連到基層。我們還和銀行合作,打造涉銀經辦窗口1萬多個。我們有幾千個充分就業社區,都是可以提供服務的。我們還打造了400多個零工市場(驛站),形成了完整的、能夠為勞動者提供就近服務的服務體系。
第三,盡可能地提供“指尖的服務”。現在大家都習慣于用手機。打開手機一張屏,手指動一動,就可以找到公共就業的服務信息。我們打造了“湘就業”平臺,還在網絡上建設了“人社超市”,包括崗位超市、課程超市,還有政策超市。在這里,通過指尖點一點,就可以查詢到需要辦理的就業服務。
第四,盡可能地提供“個性的服務”,特別是對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工作,攻堅已經到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這個群體。對于困難畢業生,我們要提供“一對一”的指導服務。剛才說的畢業生的情況,特別是困難畢業生的情況,我們把這些數據已經下發到各個縣和基層的就業服務部門,我們的就業工作人員會“一對一”地上門服務、跟蹤回訪,確保我們的就業服務“不打烊”“不斷線”。
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今年將新增5萬名高技能人才
【主持人】您能詳細介紹下“就好業”的具體內涵和措施嗎?
【李永軍】結構性的就業矛盾,主要是“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的矛盾。應該說這也是就業工作面臨的一個主要矛盾。我理解破解結構性的矛盾,最根本的還是要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就是要加強職業培訓,讓勞動者提升就業的技能、就業的能力。
這里,我想用幾個字來概括一下如何抓好職業培訓。
第一個字是“大”,就是規模要大。我們今年提出“技能照亮前程 匠心筑夢瀟湘”職業培訓計劃,目標是新增高技能人才5萬人。希望能夠應培盡培訓,實現大規模。
第二個字是“準”,培訓要對準需求、突出重點。當前的重點主要是先進制造、數字經濟、低空經濟、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生活服務這六大重點領域。重點人群包括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我們培訓的重點,就是要對準勞動者需求和產業需求。
第三個字是“新”,就是培訓的機制要新。我們提出打造勞動者“點單”、人社部門“派單”、培訓機構“接單”、用人主體優質崗位“訂單”這樣一個“四單”的培訓機制。
第四個字是“實”,就是培訓的效果要實,要堅持就業導向。培訓還是為了就業,為了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實實在在地提高就業的質量,通過就業的質量來衡量檢驗培訓的效果。
我想,從“就好業”這個角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做好培訓工作。
設立全國首支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規模達5.05億元
【主持人】除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湖南對于大學生創業也非常重視,今年曉明書記在全國兩會上提出“背著雙肩包就可以來湖南創業”,這句話非常打動人。我們特別好奇,湖南是如何系統性構建這個生態,真正降低大學生創業門檻和風險的?
【李永軍】“來湖南創業”是沈曉明書記向全國大學生發出的邀約。現在來湖南創業恰逢其時,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我們目前的政策應該說是最好的。“地利”,湖南有創業的土壤。“人和”,湖南人氣比較旺,是青年喜歡的地方。
如果說概括湖南支持大學生創業的特點,我想有這么三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真金白銀”。圍繞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政策、資金、場地等保障要素,省委、省政府下了最大的決心,真金白銀地投入。比如設立全國首支專門面向大學生的投資基金,規模達5.05億元。還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大學生培訓、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的政策,應該說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我想,有志于創業的大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省委的真心實意、真金白銀。
第二個關鍵詞是“搭臺鋪路”。“搭臺”就是為大學生創業打造實踐平臺,也就是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現在全省有400多家創業孵化基地,其中很多是面向大學生包括高校畢業生的。在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我們提出了4個方面15條服務清單,包括核心服務、成長服務、營商環境服務和基本保障服務。所謂的“鋪路”,就是我們為大學生創業跟蹤陪跑,把成長的道路鋪設好。為此,我們打造了“創業在湘”服務平臺,在平臺上為大學生提供找政策、找導師、找課程、找資金、找場地、找設備、找活動“七找”的服務。同時還打造了幾張地圖,包括載體的地圖、培訓機構的地圖和服務驛站的地圖,希望能夠為大學生創業搭臺鋪路。
第三個關鍵詞是“成鏈成勢”。所謂的“成鏈”,就是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打造“鏈式”的服務,就是“一條鏈”。從培訓、基地、資金,各個方面形成一個鏈條。在打造服務鏈條的基礎上,推動服務鏈和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有機地融合。大學生創業,一方面從學校出來,另外一方面有關聯的產業。所以很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在學校,但它和企業、產業有關聯。有的是建在園區,但它和大學又有聯系。所以我想就是在“成鏈”這個方面我們要努力。所謂的“成勢”,就是營造湖南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濃厚氛圍和良好態勢,打造支持大學生創業良好的生態,希望湖南成為創業的熱土、人才聚集的洼地。
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主持人】可以看到,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省人社廳黨組是如何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
【李永軍】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應該說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根”和“魂”。我們始終堅持抓黨建、促改革,努力把我們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成我們實際的工作優勢。這里我想從黨建賦能的角度,來談一談我們的工作想法。
第一,要抓思想賦能。就是要深化思想武裝,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就業創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化領會實踐就業優先戰略,把穩就業的責任牢牢地扛在肩上。
第二,要抓改革賦能。改革是一把“萬能鑰匙”,對推動就業工作同樣如此。所以我們要不斷地破解難題,通過改革來增強我們做好工作的動力。
第三,要抓數據賦能。當前是信息化社會,我們的工作也要把更多的著力點體現在網絡上、平臺上。所以,我們打造了吸引大學生留湘來湘的就業平臺,打造了“創業在湘”平臺。現在我們正在完善“一張網”的服務體系,希望借助數據的力量,給就業工作注入強大的動力。
第四,要抓多向賦能。我們平時講雙向賦能,這里講多向,就是因為就業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很多環節、很多要素、很多部門,所以我們要在整合力量、促進協同上下功夫。人社部門作為就業的主要責任部門,要多做工作、主動協調,努力形成工作的合力。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主持人】今天聽完李廳長的介紹,我們深刻感受到湖南在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上的系統思維、創新魄力和務實行動。最后,您最想對即將畢業或正在創業的青年學子說些什么?
【李永軍】青春因夢想而閃亮,人生因奮斗而精彩。湖南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一片土地,我們真誠地歡迎更多的大學生選擇湖南、扎根湖南、建設湖南。讓我們一起讓青春在這里綻放,讓夢想在這里成真。
【主持人】謝謝李廳長飽含深情的邀請,這不僅是湖南對人才的召喚,更是對未來的堅定信心。感謝李廳長今天的分享,也感謝各位觀眾朋友的收看,下期再見。
出品人:湯立斌 姜協軍 于金旺
總策劃:楊立勇 劉建光 蒙志軍
監制:禹振華 楊曉麗
統籌:王盛 唐婷 張勇強
執行:曾益 王為薇
主持人:徐果婧
編導:黃晗 劉笑雪
攝像:龔文 鄒尚奇 傅聰 童臻熙
后期:張勁夫
美編:周圓
出品:湖南省直機關工委 湖南日報社
聯合主辦單位: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責編:蘭宇琪
一審:蘭宇琪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