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秀華給劉旭送去鮮花和錦旗表達感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金 攝
長沙晚報9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金 實習生 彭傲)“砰!砰!砰!”8月31日晚7時左右,岳麓區中央美郡小區臨街商鋪的“彤小丫手工包點”店里,一陣急促又規律的拍打聲從后屋冷庫傳來——44歲的店主陳秀華被困零下20℃的冷庫近半小時,意識逐漸模糊……就在這生死關頭,隔壁外賣站點的小哥劉旭尋聲趕來,拼命扳動冷庫門把手,最終將她從鬼門關救出。
生命垂危,女店主一時大意被困冷庫
事發當晚6時半,“彤小丫手工包點”店主陳秀華剛在朋友家吃完晚餐,因惦記著店里還有幾個晚高峰訂單需要處理,便匆匆趕回店里忙乎起來。
“我老公那天正好到單位值夜班去了,我就一個人到冷庫去取包點,沒想到一時大意竟差點要了自己的命。”陳秀華告訴記者,冷庫是存放包點的關鍵區域,她擔心門縫漏出的冷氣融化頂部積冰、打濕包裝箱,順手將厚重的大門完全閉合,卻沒留意內側門把手的頂針因受潮有些卡滯。
等她清點完貨物轉身時,才發現麻煩大了——內側門把手怎么扳都紋絲不動,仿佛被焊死一般。“糟了!”她心里咯噔一下,冷汗瞬間冒了出來。更讓人著急的是,她的手機落在外面桌子上了,而呼救聲又被厚重的門板阻擋了絕大部分……
“當時冷庫里的溫度零下20℃,我穿著單薄的棉服,不到十分鐘就凍得牙齒打顫。”陳秀華回憶,當時的寒意像無數根細針往骨頭里鉆,她攥緊拳頭給自己打氣:“不能慌,得想辦法出去。”
她先是用拳頭砸門,但聲音悶得像敲在棉花上;看到角落堆著一箱30斤重的凍餃子,她咬著牙抱起來猛撞門板,箱子撞裂了,門卻只晃了晃。
“我不能就這么困住。”她撿起地上的拖鞋,有節奏地拍打——一秒一下,不敢快也不敢慢,“得讓外面能聽清,哪怕只有一絲希望。”
她向記者坦言,當時最擔心的是家中兩個孩子:“小女兒才5歲,大女兒下周要考試,孩子們不能沒有媽媽。”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陳秀華的意識逐漸模糊……
危急關頭,細心外賣小哥循聲救人
“彤小丫手工包點”店隔壁,“餓了么”潤澤園站點外賣小哥劉旭送完最后一單貨正準備歇腳。今年30歲的他在這里干了四年多,對周邊的聲響熟得不能再熟。這一陣微弱卻規律的“砰!砰!砰!”聲飄進耳朵,不像裝修聲,也不像器械聲,倒像有人在求救。
劉旭站起身仔細一聽,像是從“彤小丫手工包點”店方向傳來的。他循著聲來到店里,卻發現包點店里亮著燈,卻空無一人,再豎起耳朵一聽,聲是從后屋傳來的!
劉旭迅速繞到店后,看到緊閉的冷庫門,耳朵貼上去一聽——里面果然隱約有“救命”的氣音!“壞了,肯定有人被困了!”他沒多想,抓住外側門把手使勁扳,同時喊著“里面的人別慌,我這就救你出來!”
隨著“哐當”一聲,鎖扣松動,門被拉開一道縫。一股寒氣噴涌而出,陳秀華蜷縮在門邊,臉色慘白,嘴唇凍得發紫,看到劉旭的瞬間,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此時,距離她被困已過去近25分鐘。
獲救后的陳秀華被劉旭扶到外賣站點。“當時腦子都是懵的,只記得他說‘別怕,出來了’。”陳秀華紅著眼眶說,“這小伙子是我的救命恩人。”劉旭卻連連擺手:“換誰聽到都會幫的,您別往心里去。”
9月2日上午,陳秀華帶著兩面錦旗、鮮花和紅包來到潤澤園站。錦旗上“寒庫遇險蒙相救,仁心義舉記恩情”幾個燙金大字,格外醒目。她拉著劉旭的手說:“以后每天早上,‘彤小丫’的熱包子你們隨便吃,這是我的一點心意。”
劉旭再三推辭,最后只收下了錦旗:“您平時對我們也挺好,夏天總給我們送冰水,這都是互相幫襯。再說,鄰居們遇到事,您也經常伸援手。”
這件事很快在社區傳開,街坊們紛紛為兩人點贊。在社交媒體上,外賣小哥冷庫救人的話題引發熱議,有網友評論:“這不是巧合,是善良遇到了善良。”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