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次參加閱兵的呂家杰在祖國的召喚中淬煉、成長、擔當。 長沙晚報通訊員 周瑋彰 供圖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祝林燦 通訊員 馮浩清 孫京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畢業生呂家杰作為聯合軍樂團大镲演奏員參加大會。
“當時我用心打著悠揚的音樂,耳邊傳來戰機的轟鳴聲,一下子便聯想到我們中國空軍從抗戰時期的一窮二白發展到現在擁有多門類多種戰機,這一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讓我心情非常激動。”呂家杰這樣談及參與閱兵的感受。
從青澀少年到戍邊戰士,2014年踏入國防科大至今,呂家杰讓自己的青春軌跡始終與嘹亮號角同頻,在祖國的召喚中淬煉、成長、擔當。
這已是呂家杰第二次在重大閱兵任務中亮相。2019年,呂家杰被選為院校科研方隊的一員,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閱兵訓練極其嚴格,高溫、烈日、反復的正步練習,每一項都考驗著他的意志力和耐力。
每一次訓練,他不僅是執行者,更是骨干,幫助新隊員適應高強度訓練,帶領大家保持最佳狀態。戰友們說:“有呂家杰在,大家心里就踏實。”
今年,當得知學校軍樂團獲得閱兵聯合軍樂團的選拔資格時,正在撰寫博士論文的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人生能有幾回搏?”呂家杰圖書館、排練場兩頭跑,趕在集訓前完成了博士學位答辯。
呂家杰在國防科技大學的十年求學路,同樣是一路奮進的奮斗征程。從小懷揣從軍報國夢的他剛入學便主動加入了學校“高地號角”軍樂團。加入軍樂團意味著高強度訓練和嚴格自律。每一次排練,他都反復琢磨節奏與呼吸的契合,烈日下揮汗如雨,深夜在宿舍燈下吹奏練習。這種精神也滲透到他的科學研究、理論學習和日常生活中。
博士畢業之際,呂家杰主動申請戍邊。“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才是真正把青春寫進祖國大地。”他的話語堅定而赤誠。在校期間,他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發揮帶頭作用,2024年更因表現突出榮立三等功;參與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閱兵任務時,他在閱兵村同樣以骨干身份扛起責任,協助組織訓練、凝聚團隊力量。
如今,他即將奔赴戰斗力建設最需要的邊疆,十年來的堅持、努力與奉獻,匯聚成他最閃亮的底色——讓青春的號角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回響。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