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王姣 廖雯
8月30日,被譽為全球攝影界“奧林匹克”的第九屆世界攝影大會在張家界閉幕。
大會期間,來自40個國家的300余位攝影家,在張家界奇峰秀水間展開前所未有的集體創作。他們的鏡頭成為展示中國之美的生動窗口。
三千奇峰在云霧中若隱若現。這些世界自然遺產在各國攝影大師的取景框里,被賦予超越地理的審美共通性。德國攝影師沃爾夫岡·維森感嘆:“張家界是攝影家必到之地。”
在天門洞廣場,土家文化盛宴吸引了國際鏡頭。這種沉浸式民俗體驗,讓攝影升華為對中華文化的深度解碼。意大利攝影師斯利維亞·斯卡拉穆齊稱贊:“這是一次很棒的文化認知提升。”
當快門聲在張家界的山水與人文間此起彼伏,一場基于共同審美體驗的“光影外交”悄然完成,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在全球影像敘事中綻放光彩。
舉辦世界攝影大會的本質,是搭建一個超越地域、語言、文化差異的深度交流場域。在張家界,國際攝影師們超越游客視角,深入體驗自然的奇觀和文化的多彩。這種深度體驗促成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平等對視。
大會期間,各國攝影家在張家界分享經驗、探討前沿,推動全球攝影藝術語言的融合創新。
8月30日的閉幕式上,10位國際攝影大師被授予“湖南旅游影像大使”稱號,象征著基于藝術的長期伙伴關系。
他們手中的鏡頭,使張家界從單純的旅游目的地升級為全球影像話語的生產節點,成為持續向世界講述張家界故事、湖南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的窗口。
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主席里卡爾多·布西說:“攝影跨越了文化與語言的差異。”
閉幕式上,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與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攝影品牌,標志著張家界正式加入全球攝影產業“朋友圈”。
國際攝影大師及其作品是最具說服力的全球廣告。張家界以此為契機做強“攝影創作高地”品牌,發展專業攝影服務、主題深度游、攝影藝術衍生品開發等業態,將“觀光打卡”升級為“創作體驗”,使“攝影勝地”成為張家界又一鮮明的國際符號。
本屆攝影大會證明,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吸引國際創作者的磁石。張家界需進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將非遺展示、民俗活動、特色村落與攝影創作點深度結合,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影像賦能、全球敘事”的鮮活樣本。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