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瀏陽素有“中國花炮之鄉”“世界花炮之都”美譽。千百年來,瀏陽花炮以獨特的民俗魅力為社會注入文化活力、為美好生活增添精神滋養。數據顯示,瀏陽目前集聚了煙花爆竹生產企業431家,國內市場占有率約60%,從業人員超30萬人。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抓手。如何讓瀏陽花炮既守住唐宋煙霞的古韻,又譜寫出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璀璨華章,成為花炮產業追隨時代腳步的重要課題。
煙花,是起源于中國的浪漫。1400多年前,花炮始祖李畋在瀏陽發明了爆竹。薪火相傳千年,如今的瀏陽花炮仍是中國節慶文化中無可取代的重要符號??蓮囊韵聨讉€方面,解碼瀏陽花炮的價值意蘊。一是節日符號。大至國家慶典、小到婚喪嫁娶,瀏陽花炮記載了人間的喜樂悲歡。其制作技藝作為一種傳統手工技藝,于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二是文化價值。一代代花炮人冶火熬硝、傳承發展,積淀了敢為天下先的湘人氣魄、勤勞智慧的工匠精神和包容多元的開放情懷。三是產業價值。2024年,瀏陽花炮產業實現總產值超500億元,為瀏陽縣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瀏陽通過“煙花+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周末焰火秀”“國風煙花大會”等特色IP,全年吸引游客超300萬人次。
與此同時,瀏陽花炮發展也面臨不小挑戰。首先是安全與環保的嚴峻挑戰。盡管瀏陽花炮產業近年來大力推進生產機械化、智能化,并積極研發安全環保型產品,但安全與環保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全國多地城市對煙花實施禁限放政策,也與產業發展形成了結構性矛盾。其次是核心技藝傳承斷層問題。瀏陽花炮的制作精髓,在于匠心獨運的72道手工技藝。然而,傳承人老齡化、傳統師徒制難以融入現代職教體系、年輕人因“高危低薪”不愿進入煙花行業、精通傳統工藝與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匱乏等問題困擾著行業發展。同時,瀏陽花炮產業在創意化、智能化發展方面,仍有較大空間。
如何繼續將傳統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瀏陽花炮的答案應該是“開拓創新”。
以傳承為筆,守護瀏陽花炮的文化“DNA”。安全是瀏陽花炮發展的紅線、底線,傳承之要,在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生態環保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促推高質量發展。同時,應協同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企業、學校等多元主體,傳承、發揚瀏陽花炮的文化價值,夯實產業、科技、人才發展根基。如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開設煙花爆竹技術與管理專業,一方面,聯合煙花龍頭企業培養人才,使青年學子成為花炮非遺活化的生力軍;另一方面,在思政課教學中講好瀏陽花炮的發展案例,助力提升文化自信,引導學生知湘、愛湘、興湘。
以傳播為媒,擴大瀏陽花炮的“影響力”。講好煙花故事。抓住國內外焰火燃放盛典時機,讓瀏陽花炮在全世界綻放、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傳播載體。依托中國煙花爆竹博覽會、國際煙花論壇,集中呈現煙花產業科技創新成果,擴大“世界煙花看瀏陽”的傳播輻射力。做好煙花文化傳播。運用短視頻、直播、社交媒體矩陣,進行全球化、年輕化傳播。如依托瀏陽天空劇院煙花秀,定期舉辦短視頻挑戰賽,設置微博話題,進行現場直播,讓瀏陽花炮“中式浪漫”的文化認同深入人心。完善互動體驗設計。構建煙花資源數據庫和創意素材數據庫,制作微紀錄片,打造線上博物館,開發AR導覽煙花發展歷史遺跡、傳統制作工藝平臺,實現全球游客的“云互動”。
以創意為魂,打造瀏陽花炮發展的“新動能”。第一,制造升級,創新產品形態與產業生態。秉持“安全、環?!崩砟?,開展科技攻關,研發有機煙火藥、遙控點火等新技術,以及冷光煙花、無煙噴花機等新產品,擴大其市場規模。第二,數字賦能,創新文旅融合的新型業態。持續開發天空劇院實景煙花秀,運用“煙花+無人機”“煙花+多媒體藝術”等現代表現形式,深入聯動哪吒、花木蘭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IP,用創意煙花與數字科技編織出更美妙的“宇宙奇旅”;整合李畋故居、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瀏陽花炮非遺勞動與實踐基地等資源,構建系列活態博物館,加入全息投影技術、3D互動體驗區,打造“文化溯源+互動體驗”的文旅融合模式。第三,智藝融合,創新文化敘事表達維度。設計婚戀煙花、節日煙花等創新品牌,配上獨特文案,講述專屬定制故事,將瀏陽花炮融入用戶生日、紀念日等日常,激發青年、中年、老年群體的情感共鳴,培育新興市場,點亮更璀璨的“夜空經濟”。
【作者單位: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本文為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領力提升路徑研究”(ZJGB2023751)階段性成果】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