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鄒偉瑜 張鼎峰
當古老智慧邂逅現代潮流,當非遺技藝與世界舞臺相接,9月16日至18日,一場屬于湖南非遺的煥新盛宴——第四屆湖南非遺展示活動,將在懷化市舉行。
本屆非遺展示活動以“非遺煥彩·湘品出海”為主題,構建獨特的“1113”辦會格局,即1場啟動儀式、1場交易會、1場主題展和3個配套活動,全方位呈現湖南非遺守正出新、融通世界的生動圖景。
“固定+流動”雙線體驗,融入城市生活場景
湖南省共有十大類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7730人,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64個。作為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重要配套活動,非遺展示活動依托我省深厚的非遺資源,創新打造“固定+流動”雙線體驗模式,讓千年技藝突破時空限制,與現代生活深度交融。
固定展陳板塊,“湖南非遺生活薈”將匯聚全省頂尖非遺作品,通過“月滿乾坤——中秋主題作品”“錦上添花——紡染織繡類作品”“茶酒瓷韻——茶酒陶瓷類產品”“匠心造物——雕刻塑造類作品”四大版塊,將湖湘匠心娓娓道來。“科技體驗展”玩轉虛實交互技術,打造沉浸式非遺數字空間,讓觀眾借由科技的眼睛,讀懂傳統技藝的巧思與溫度。
更值得期待的是,五省邊區“城市號”將首次集結湘、鄂、渝、黔、桂的非遺精品,在懷化搭建起一場跨地域的文化對話。同時,懷化五溪非遺廣場上,侗族大歌的悠揚、高腔山歌的嘹亮、廣西文場的婉轉,將接連登臺上演,盡顯多民族文化的絢麗風采。
流動巡展,讓非遺走出展廳,“活”起來、“動”起來,融入城市每一個角落。8臺“非遺巴士”將穿梭懷化全城,成為移動的非遺宣傳窗口;由1輛戲曲展演車、2輛非遺中醫義診車、2輛非遺技藝展示車、3輛人員非遺巴士組成的流動隊伍,將帶來豐富多元的體驗,湘劇《三岔口》、湘昆《牡丹亭·游園驚夢》等經典劇目輪番上演,踏虎鑿花的精巧、侗錦制造的細膩現場演示,讓市民隨時隨地與非遺相遇。
夜幕降臨,非遺熱情不減。懷化體育中心、市民廣場將分別開展夜間流動展演,雜技《軍魂》的驚險刺激、梅山武術《劍俠》的剛勁有力,將點亮城市夜空。30臺跳蚤集市車輛同步出發,重點展示大張家界地區非遺項目。“健康之夜”集結傳統醫藥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正骨、艾灸等療法,讓非遺點燃健康生活色彩。“非遺跳蚤集市”攜手懷化文旅消費券,打造集“吃、玩、買”于一體的非遺嘉年華,每個人都能帶走屬于自己的非遺記憶。
非遺“相親會”,采購商與好物“對對碰”
作為非遺展示活動的重要子活動,湖南非遺出海商品交易會以“非遺有好物 煥彩向未來”為主題,既是為大張家界國際旅游區“非遺好物”補貨加碼,更將聯動湖南老字號與知名銷售平臺,打造“湖南非遺出海集散中心”,推出系列聯名爆款產品,助力湘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交易會還將邀請專業采購商到場,通過非遺“相親會”,實現采購商與非遺企業“一對一”精準對接,拓展B2B、B2C銷售渠道;同時整合抖音“寶藏小店”線上平臺,吸引湖南非遺企業入駐,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高能級平臺,讓非遺產品既“叫好”更“叫座”。
為進一步拓寬非遺的展示邊界,活動還設計了多個創新融合場景。高鐵站“快閃秀”濃縮懷化的地域文化與多民族風情,讓往來旅客邂逅“行走的非遺”;“線上+線下”聯動的多場景直播,邀請主播們“打擂臺”,即便身處千里之外,觀眾也能通過屏幕感受非遺魅力。這些好玩、好看、好用的體驗方式,不僅將拉近非遺與大眾的距離,更能吸引年輕群體關注非遺,為非遺市場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九月的懷化,以創新之姿、開放之態和潮流表達,開啟一場千年非遺與新時代同頻的文化融合之旅。期待與每一位市民游客相遇,共同見證湖南非遺的煥彩時刻,看見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綻放的耀眼光芒。
責編:鄒偉瑜
一審:鄒偉瑜
二審:李昆勵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