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曹嫻 辜鵬博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一幕幕精彩震撼的畫面通過央視直播傳向全球,見證了大國威嚴與和平信念。
在直播畫面中,細心的觀眾捕捉到了“湖南制造”的身影。
“作為行業內唯一一家助力此次央視直播的裝備制造企業,我們出動13臺高端裝備,肩負起直播保障重任。”中聯重科助力央視直播項目總指揮、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向記者介紹。
13臺高端裝備包括6臺130噸汽車起重機、7臺高空作業平臺,精準布點于天安門廣場、長安街沿線關鍵拍攝點,為央視天鷹座、萬向鷹眼和天琴座拍攝系統及特殊機位拍攝提供保障。
在長安街南側,兩臺汽車起重機架設起一條近700米長的索道,搭載天琴座拍攝系統,全景呈現了習近平主席檢閱閱兵隊伍的莊嚴時刻。
儀仗隊的鏗鏘足音和挺拔身姿,令億萬觀眾心潮澎湃。位于天安門廣場和國家博物館西側的兩臺汽車起重機拉起索道,實現萬象鷹眼在60米高度和300多米跨距的自由穿梭拍攝。
當號角刺破長空,鋼鐵洪流滾滾而來。一臺72米高空作業平臺以50米的高度聳立在天安門廣場,成為全場最高拍攝點位。另一臺72米高空作業平臺伸出長臂,與汽車起重機擎起的天鷹座拍攝系統配合,讓直播鏡頭伸至長安街閱兵中線,正面拍下雄獅虎旅、裝甲鐵流,一鏡全景呈現閱兵隊伍。
今年4月接到任務后,中聯重科組建40人的項目組,迅速開展裝備選型、技術改造和方案設計。
這是中聯重科和央視第6次攜手合作國家級大型直播項目,但項目團隊絲毫不敢松懈。在全國勞模、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首席調試鉗工龍衛國看來,此次任務的難度比以往更大。
首先是跨度,以往最大為500米,這次達到了700米,創下歷次之最;其次是高度,以往索道架設高度在40至50米之間,這次達到60米;第三是對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吊臂伸出越高,穩定性挑戰越大,防雷標準從三級提升至二級;最后是設備進出場的時間更緊,必須科學分解任務、嚴格按時推進。
為確保萬無一失,團隊成員從6月起在北京堅守了90個日夜,反復進行模擬調試。比如,汽車起重機的控制系統實現毫米級精準操作,抗風等級提至12級;高空作業平臺的全過程調平精度小于1°,且能在短時間內調整至多種姿態和高度進行拍攝。來自中聯重科智能高機公司的肖承豐回憶,為配合央視找到最佳拍攝點位,所有設備在2個多月間經過數百次測試磨合,確保直播當天拍攝呈現最佳效果。
“我們雖然不是受閱部隊,但我們的設備穩穩屹立在閱兵現場,同樣接受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龍衛國說。團隊充分發揚工匠精神與閱兵精神,在一次模擬演練中,一臺起重機的2噸配重需要緊急移動200米,但現場無機械設備可用,大家肩扛手撬,硬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既定任務。
從2009年到2025年,中聯重科6次護航國家盛典。6次盛典、6次大考、6次“零失誤”。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